风暴注册
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关于风暴

你的位置:风暴注册 > 关于风暴 > 孔子曾说“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是何意,真的是不尊重老人吗?

孔子曾说“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是何意,真的是不尊重老人吗?

发布日期:2024-06-24 16:38    点击次数:143

前言

孔子的这句话,“老而不死是为贼”,引发了人们对尊老、尊重的深思。但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难道是在暗示老年人长寿是一种负担,是一种“盗窃”时间的行为吗?

或许,这句话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哲理,可能是对于时代变迁、生命自然规律的一种思考。

在古代社会,年老而不去世,意味着财富和资源长期被一个人独占,可能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公。然而,这一观点是否真的合理,是否真的能够代表孔子的思想?

孔子与原壤的深厚友谊

众所周知,孔子是一代伟大的思想家,他倡导的儒家理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维系政治秩序与道德伦理的根本所在。

在他的著作《论语》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孔子对"尊老爱幼"的强调,比如"敬老之道,美在尊上"、"老而无礼,谓之贼夫子"等等。

然而,孔子有时也会出人意料地对某些老年人发出一些意外的言辞,比如这句著名的"老而不死是为贼"。这是否就意味着孔子对老年人存有偏见,甚至产生了一些对立的情绪?

细究起来,这句被后人广泛传诵的话语,其实并非出自孔子对所有老年人的独断之语。相反,它更多地体现了孔子和他的好友原壤之间深厚友谊中的一段矛盾对峙。

孔子和原壤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两个人物,从小就相识,彼此很是投缘。但是,两人性格迥异:孔子为人端庄,行事有据,是个十足的"好孩子";而原壤却是一个行为放荡不羁的"调皮仔"。

虽然性格大相径庭,但孔子和原壤依然形影不离,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或许是原壤也有着可爱的一面,孔子对他一直很包容,甚至可以说是疼爱有加。

生命中的重大时刻

原壤的母亲去世了,举行葬礼。作为好朋友,孔子当然不会缺席。他亲自前往,并且还帮助原壤布置丧事,整理起母亲的棺木。

可是,这个时候,原壤的表现却让在场的人大跌眼镜。面对母亲的离世,他竟然无动于衷,反而兴高采烈地爬上棺木,开始放声高歌起来。

他唱道:"这木头的纹理真斑斓呀!看上去就像那狸猫斑斓的花纹;这木头真光滑呀!摸上去就像女子的手那样滑润。"

作为子女应尽的孝道,在这样的重大时刻,竟然表现得如此敷衍和漫不经心。这无疑让一向注重礼仪的孔子感到十分愤怒和失望。他拿起自己的拐杖,直接朝着原壤的小腿敲了下去。

然后,孔子义正辞严地说道:"你这个年轻的时候不孝顺,长大了还无所事事,一大把年纪真是害人精!"(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句话,如今已经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千古名言。但在当时,它只不过是孔子气愤之下,对原壤的一番斥责。

孔子不满的根源

我们要明白,孔子之所以会如此生气,并且说出这句激烈的话语,并非是因为他对老年人本身存有偏见。他的愤怒的根源,在于原壤这位朋友的行为实在是太过出格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孔子看来,孝道是最为基本且最为重要的社会伦理。正如他所说的:"孝之至也,无贵贱贫富长幼皆称之"。

作为一个孩子,在自己的亲人去世时,理应表现出哀悼和追悼的虔诚之心。但原壤的行为却完全背离了这一伦理准则。

他竟然在母亲的葬礼上,不仅没有哀悼,反而去爬上棺木,放声歌唱,还对棺材发出种种赞美之词。这却是对孝道的极大亵渎。

其次,在孔子看来,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也是不容侵犯的。他认为,每个人都应当遵守礼制,恪尽职责。

但原壤在待客接待孔子时,竟然采取了一种极其放肆和傲慢的姿态,"夷俟"坐姿,完全无视了基本的礼仪。这也让孔子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可以说,孔子之所以会说出"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完全是因为原壤这个"朋友"的行为实在太过出格,太过失格。

他觉得,即便是老年人,也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而不应该像原壤这样:"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位曾经意气风发,令孔子引以为荣的好友,如今却堕落到如此境地,实在让孔子感到失望和愤怒。

"老而不死"的深层意蕴

我们前面提到,这句"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说法,已经被广泛用来指责那些"坏老头"了。但我们要明白,在孔子的口中,这句话其实并非是对所有老年人的一种贬低和攻击。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孔子之所以会说出这样的话,完全是针对那些在生活上放荡不羁、丧失了正确价值观的老年人而言的。

他所要表达的,是对这些人行为和思想的一种强烈不满。在孔子看来,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责任意识。

年轻的时候要孝顺,长大后要勤恳工作,老年后要以德报国。但原壤偏偏违背了这一切,既不孝顺,也无所事事,甚至还在老年期堕落到如此地步。

这也让孔子感到极度失望和愤怒。因此,孔子所谓的"老而不死"并非是对老年人的一种普遍批评,而是针对那些丧失人性、违背伦理的老年人而言的。

他希望每个人,无论年轻还是年老,都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恪尽社会责任,这样才是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孔子与原壤的隔阂

那么,为什么孔子会对原壤如此失望和愤怒呢?其实原因还在于,原壤是孔子曾经最为看重的一个好朋友。

我们知道,孔子为人正直,一生都在寻找和培养志同道合的人。而原壤,正是他最初认识的一位好友。尽管两人性格大不相同,但孔子还是对原壤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他希望,自己这个朋友也能像自己一样,在人生道路上追求正义、恪尽职责。但现实却令孔子大失所望,原壤不仅不如此,反而越走越远,最后甚至沦落到了"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地步。

这种背离和背叛,自然会让一向严于律己的孔子感到异常的沮丧和失望。作为朋友,他们曾经有过许多美好的回忆,但现在却变成了如此不堪的模样。

我们可以想象,孔子一定是痛心疾首,恨不得能够把原壤从这种颓废的境地中拉拔出来。当他亲眼目睹原壤在母亲葬礼上的失礼行为时,心中定然怒火中烧。

因此,当他再次遇到原壤时,看到这个曾经的好友连个基本的礼仪都不遵守,孔子终于忍不住爆发了:"你这个年轻的时候不孝顺,长大了还无所事事,一大把年纪真是害人精!"

这句不客气的话,也就此成为了孔子与原壤之间矛盾激烈对峙的一个缩影。这一段历史也充分表明,孔子并非是对所有老年人都怀有偏见和不满情绪。

相反,他是将友人的失格行为等同于对整个社会秩序的背叛。在孔子看来,原壤这样的人,无论是年轻时期还是老年期,都未能做一个合格的人,因此才会被他如此痛斥。

孔子生命中的守望

事实上,通过描述孔子与原壤之间的矛盾,我们能够进一步感受到,孔子内心所追求的那种人格理想。

在孔子的思想中,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此岸有虔诚的孝道,彼岸有为国家社稷而兢兢业业地奉献。

从家庭到社会,个人都应当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断修养提升,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君子"。

然而,原壤却完全背离了这一理念。他不仅无法尽孝道,连最基本的礼仪都无法遵守,更谈不上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样的人,在孔子眼中,也就是在败坏整个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因此,当孔子看到原壤最终沦落到这副模样时,他不免会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愤怒。这种情感,实际上正是孔子对理想人格的一种深切向往与执著。

他希望每个人,包括自己的好友,都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而不是像原壤这样的"贼"。

可以说,孔子这句"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斥责,并非针对老年人本身,而是针对那些在人生道路上迷失了方向,背离了正道的人而言的。

他希望每个人,无论年轻还是年老,都能够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恪尽社会公德,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总之,通过对孔子与原壤之间矛盾的分析,我们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孔子的思想内涵。他并非是一个对老年人存有偏见的保守者,相反,他是一个怀着理想与信仰的改革者。

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有担当、有信仰的"君子",这才是他终生追求的目标。

结语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或许并不是孔子一味地对老年人的贬低,而是他对那些丧失人性、背离伦理的老年人的强烈不满。

作为思想家,孔子无疑是一位极其重视社会秩序与道德伦理的圣人。

他的教诲,并非是简单地要求老年人尊老,而是呼吁每个人都能够恪尽自己的责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正是孔子人生理想的真谛所在。

让我们一起重拾这位圣人的精神,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秉持人品高尚、信仰坚定的"君子"风范,共同缔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吧。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风暴注册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